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与义乌枫叶学校举行“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签约仪式

102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与义乌枫叶学校“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签约仪式在义乌枫叶学校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宋大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盛希文、教授赵万勋,教育局成职教科科长何旭强,教育服务中心主任朱凌超,塔下洲社区书记楼伸巧,塔下洲社区主任周建伟,枫叶教育集团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首席运营官尹楠楠,义乌市枫叶学校校长陈贻龙、义乌枫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外方校长Dr.Morgan等出席仪式,首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实习教师崔海心、苗晶、张浩坤,校委会代表和外校中文教师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在签约及授牌环节,盛希文院长与陈贻龙校长向来宾展示合作协议并签字,宋大我院长与何旭强科长共同为实习基地揭牌,随后,盛希文院长向义乌枫叶学校授予实习基地授牌,陈贻龙校长接牌。 

挂牌拼图.jpg

尹楠楠总监为首批实习教师崔海心、苗晶、张浩坤颁发了聘书。张浩坤代表实习教师发言,表示希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成长为有温度、有实力的中文教师,以青春与热情书写文明互鉴的故事。

盛希文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实习基地建设是学院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与“一带一路”项目融合的重要一步,未来双方期望在课程共建、师资培训、学术研究等方面深化合作。此外,他嘱托三位实习教师珍惜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国际中文教育一线锻炼成长,成为具有“在东西方平台自由行走能力”的中文教师。


陈贻龙校长表示,此次共建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里程碑,不仅满足了国文交院学生实习实践的需求,同时也为枫叶中学输送了优质师资。枫叶学校将依托外籍子女教育经验,与人大共同探索高校与外校联动培养国际中文教师的新范式。

尹楠楠总监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学术积淀深厚,枫叶集团在外籍学生服务方面经验丰富,双方的合作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未来双方将在课程共建、师资交流、联合研究等方面拓展更多合作。

宋大我院长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合作项目能够快速落地十分珍贵与不易,相信未来双方能够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深入合作,培养兼具思想情感与实干技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共同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及中西文化交流输送更多适配人才。

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推动国际中文教师培养与外籍子女教育深度融合,为“一带一路”中文教育实践提供有力支撑。此次仪式,标志着我院在长三角腹地落子首个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把课堂搬到了“一带一路”前沿口岸,实现人才培养与外籍子女教育需求精准对接;为学院开辟了理论落地、师资练兵、课程迭代的新赛道,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从“校内模拟”走向“国际实景”,为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中文教师梯队奠定了坚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