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文国际教育论坛闭幕

六月的人大,树木葳蕤,芳草碧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大会暨中文国际教育论坛于6月16日在逸夫会堂召开。在上午的成立仪式上,各级领导和与会嘉宾对学院成立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希望学院能够在新形势下和新起点上,发挥传统优势,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明确新的学科建设方向,努力提升国际汉语教学水平,更好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在下午举办的中文国际教育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赵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学松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晓慧教授与我院李泉教授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赵杨教授以《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位的“专业性”》为题发表了演讲。赵杨教授首先介绍和分析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英国埃克斯特三所高校,分别在应用语言学和TESOL方向教育专业博士项目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此来审视“专业性”实现方式。在深入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赵杨教授认为,虽然“专业性”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可以相互借鉴,但“专业性”并不意味着“学术性”的削弱,“专业性”的发展与实现必须要和学术接轨,这样才能使得我们专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赵杨教授的主题演讲视野开阔,针对性强,契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摸索阶段需求,提出的学术性与专业性并轨的培养模式,获得了与会专家与教师的高度认同。

(北京大学赵杨教授发言)

王学松教授以《作为方法的“文化三角形”之运用》为题发表了演讲。王学松教授针对汉语教学界四十多年文化教学争论,别开生面地引入“文化三角形”概念并进行了诠释。王学松教授的演讲辅以大量实例证明,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某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区域内可能有不一样的表现。通过对比,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进而了解文化传播的效果和规律。王学松教授结合教学实践,展现了如何对“文化三角形”加以灵活运用,使其不仅可以跳出既往的文化分类的路径和模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更具解释力。王教授的主题发言不仅观点新颖,例证充分,而且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很有应用价值。作为方法的“文化教学之三角形”对促进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和研究的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前景。

(北京师范大学王学松教授发言)

张晓慧教授以《国际中文教育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为题发表了演讲。演讲中张晓慧教授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属性谈起,回顾了70年来学科成长的历程,认为在当今形势下,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优势与挑战并存,机遇与短板共存。自2007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2018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以来,学界对于专业的认知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研究更深入,认识更成熟。近几十年来,来华留学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新的增长点,从孔子学院到国际中文教育,未来也将搭建更加广泛的开放合作的国际中文教育平台。但张晓慧教授也谈到了我们学科目前面临的一些挑战,如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属性还没有足够重视,“汉语难”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汉语学习者流失严重等。张晓慧教授的演讲把握精准,获得了与会者的共鸣。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晓慧教授发言)

李泉教授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几个相关概念之评议》为题发表了演讲,主张从尊重学科历史和传统及术语的约定俗成性来看,应该保留和继续使用这一概念来称说国内的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学”可以泛指海内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但不能替代“对外汉语教学”,不应用“汉语国际教育”来指称“对外汉语教学”。前者是招收中国学生的本科专业,由原学科目录中“对外汉语”更名而来;后者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2019年将“孔子学院大会”改为“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但“国际中文教育”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仍然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提法也不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新动向。概念的多元化是学科发展的标志,不宜采取一个替代另一个观念和做法,学术研究应各取所需,学术界应保持应有的学术定力。李泉教授的发言有助于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发言)

最后,在与会学者的讨论和掌声中,中国人民大学中文国际教育论坛圆满落下了帷幕。

(文:潘晨婧,图:荣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