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要做永远进步的国际文化交流使者

大牛(Daniel Newham),英国人,英德两国血统,来自英格兰西南部小镇Cheltenham。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作为英国杜伦大学汉语学士学位海外学习计划的学生,大牛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汉语。此后,他决心留在中国,先后就读于南京戏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他曾参加北京电视台《第三次中国通电视大赛》、《春节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等电视节目,主持过江苏卫视《青春大碰撞》、南京电视台《POP雅集》和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同乐五洲》等栏目,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丰富的表演才能为海内外观众所熟知。

2020年6月16日,作为校友代表的大牛专程到逸夫会堂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大会,重新回到母校,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见证中国人民大学在中文国际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在发言中他提到,初学汉语时是从成语故事开始的,对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成立,他想用“继往开来”感谢学校对他的教育,也祝福母校未来国际文化交流事业越来越好。

在采访大牛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叹于他的汉语文化功底,不仅中文十分流利,同时在思考和表达上也立足于一名媒体人的角度出发,对于“后浪”、李佳琦等时下最热门的词汇和人物都能够信手拈来。谈及他的中文造诣,大牛说这离不开自己在人大的学习经历。“在人大学习养成了我严谨的学术态度,永远要从第一手的资料,用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去判断事情的真假。在写学术论文的过程当中也是写什么都必须有根有据,无论在我的本科汉语言文化专业还是硕士中国法学专业,都始终遵循着这样的学术规律。”二十年来,当年在人大学习与老师辩论、与同学们共同交流的情谊令他难忘,每逢有诸如国际文化交流节之类的学生活动,他总是会再一次回到母校,重温当年的经历。

谈及现在所从事的广播电视行业,大牛表示受益于当年在人大学习打下的坚实基础。“我觉得广播电视一直在进化,我到现在也一直在学习新的技术。以前可能是拿着别的老师写的稿子,到别人搭建好的虚拟棚,现在则是自己写稿子、搭绿幕,自己给自己打光。从事国际文化交流事业就是要一直学、一直跟着时代变化。过去是电视台制播一体,后来有了制播分离,再后来就开始网络化的社交媒体。现如今人手一个智能手机,谁都可以是记者,谁也都可以是主播。我们作为从业者,也一直在关注媒体、一直在看着它跟随时代发展。”谈及在人大学习给他留下的最大的启示,他用了八个字概括——“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对于未来的国际文化交流事业,大牛也有着他自己独特的洞见。“我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也期待越来越多的跨学科合作。因为我认为只有‘后浪’加入、只有跨学科的碰撞,再结合更多的新技术,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文化交流才会更有意义。在继承前人的优点之外,我们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要有所创新。所以我一直期待能够碰撞出这样的火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学校开始全面推广线上教学,他认为汉语言教学、国际文化交流也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大潮,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线上更多地举办类似网络课堂、线上论坛的活动,助力汉语文化的推广。作为同学们引为模范的优秀校友,他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一句经典而不失时效的话赠予学弟学妹们——“社会一直在前进,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就应当具备针对性的思维,思考所学习的内容将来将如何帮助自己成长,让目标成为自己成长的动力,坚定自己前进的信念。”

作为一名学生,大牛是永远进步的,虽然已经离开了人大校园二十年,但二十年里,他始终不忘“实事求是”的校训,始终没有停止学习,在广播电视行业、在文化交流事业中,他身处前列、与时俱进。在大牛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尊重和理解;在大牛身上,多种不同文化兼容并包,绽放出了跨文化交流的灿烂花朵。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里程碑,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有更多像大牛这样的跨文化交流使者,从人大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繁荣和中国文化传播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本科生 甄筱

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 李曜宇

编辑: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本科生 杨明聪

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 金子涵